您當前位置:首頁 - 新聞中心
新聞中心【慧聰汽車配件網】產品質量、售后服務、合同三大問題是投訴主因。關于汽車及零部件消費的投訴近來呈上升趨勢。今年上半年,全省消保系統共受理汽車及零部件消費投訴435件,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0件,升幅為16.27%。
昨天,省消保委發布了2016年上半年的消費投訴情況,其中汽車及零部件居商品類投訴首位,其后是通訊類產品、食品、服裝和鞋。另一方面,家用小家電類投訴增幅明顯。
此外,截至今年上半年,全省各級消保委共接到消費者投訴5765件,受理5762件,涉案金額1787.92萬元,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972.6萬元。其中因經營者有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的投訴196件,加倍賠償金額23.33萬元。
汽車及零部件投訴量同期增加60件
在麗水蓮都區消保委受理的消費者索退車貸保證金案例中,投訴人都已還清貸款并提交了相關退款材料到所涉公司,而該公司卻一直以各種理由拖延退款,有部分投訴人被拖延退款的時間甚至達到半年以上,涉及金額達到數十萬元。麗水蓮都區消保委在受理投訴后,經反復協商,該公司現已退還了15人的保證金,金額達十余萬元。
消保委相關負責人表示,當下車貸按揭“零費率”的優惠活動不少,但車貸“零費率”不等于零手續費,消費者往往重視了前者的優惠,而經營者則在售車時淡化了后者的費用,導致購車糾紛。另外,保證金在合同中有相關約定,購車消費者簽約時應注意相關約定,避免保證金變成“違約金”。
汽車及零部件投訴問題主要集中于:
一是質量問題多。如發動機、變速箱、底盤、儀表盤等主要部件在使用不長的時間內就出現漏油、漏氣、怠速不穩、表盤不準等問題;
二是維修質量差,售后服務得不到保障。有些修理廠人員資質不夠,車輛多次送修仍不能從根本上排除故障。一些4S店在維修過程中,使用零部件有貓膩,到底是原廠、正廠還是副廠產品,質量保障差異大;
三是購車合同爭議多,合同本身不規范。在合同條款中對于消費者和銷售商在權利義務約定上不明確、不對等,違約后承擔的賠償責任不清,發生糾紛時,消費者不能按合同有效維權;
四是新車車內氣味怪異。部分新車疑似裝飾材料甲醛超標,建議、呼吁車輛廠商參照標準生產車輛。